摘要:北宋时候,江西永丰县有座慧日庵,庵主邱师伯是本地人。他从小出家,在当地明心寺做沙弥(小和尚)。到了20岁,受具足戒,成为正式僧人。后外出行脚参禅,在云 北宋时候,江西永丰县有座慧日庵,庵主邱师伯是本地人。他从小出家,在当地明心寺做沙弥(小和尚)。到了20岁,受具足戒,成为正式僧人。后外出行脚参禅,在云居和尚处领悟了禅法,从此四方遨游,行无定止。中年以后,回到家乡永丰,住在慧日庵中,此时他已是道法成熟的禅师了。但他并不开堂说法,收纳僧徒,而是仍如以往那样到处飘荡。或在山岭中行吟,或在街市内闲逛,慧日庵里经常看不到他。凡是有行脚僧或是四乡信徒来请教禅法,邱师伯总是用当地方言回答道:“莫晓!”(不知道)十数年间,禅师以“莫晓”二字示机,竟无一人能够契入。有时他飘忽的身影在街巷中出现,就会有一群孩童跟着叫着:“莫晓师伯!莫晓师伯!”邱师伯渐渐老衰。有一天,他对街坊邻人说:“明日一早,贫僧要外出行脚啦,请各位街邻、施主来送送我。”这么大年纪还要出乡游方,街邻男女俗情不舍,第二天都带着礼品,来到慧日庵为老禅师送行。邱师伯看着满庵的男女老幼,并不答谢,只是笑个不停。众邻舍挺纳闷的,只见他走到桌子边上,提起笔写了一首偈诗:邱师伯莫晓,寂寂明皎皎。日午打三更,谁人打得了?禅师写完偈诗,丢下毛笔,坐在椅子上圆寂了。【点题】从绝笔偈诗可以看出,邱师伯心地寂静明悟,毫无区别妄情,“日午”与“三更”混融一如。以“莫晓”示机接人,可惜人皆莫晓。孤独的禅者,孤独的禅心!
- 本文固定链接: http://szjfyj.com.cn/4175.html
- 转载请注明: 佚名 于 故事大全 发表